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晋国作为新晋大国,自然是各国的重点关注对象。

女帝姬倾澜宣布即将增发宝钞一事,立刻引起了各国探子的注意。

从玉京城中,无数的信鸽从各国探子的手中飞出,

携带着姬倾澜即将增发宝钞的消息飞往了各国,又快马加鞭由驿使送往了各国国君那里。

这情报,立刻就引起了各国国君的高度重视。

魏国的宫殿之中。

魏王曹襄正在与群臣饮宴。

群臣看着上方的魏王曹襄,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之意。

自从多年前魏晋交战,曹襄花费大力气培养的精兵魏武卒被陈长安一举歼灭后,曹襄就彻底一蹶不振。

虽然依旧在处理政事,但是已经失去了过往那种进取的锐气。

在他人眼中,魏王曹襄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

而曾经的堂堂大国魏国,如今却不得不给晋国当狗。

魏王曹襄每每喝醉之后,都会去太庙痛哭,自陈子孙无能。

然而群臣,对魏王曹襄的惨状,却是颇为能够理解的。

每每有人劝谏曹襄,曹襄便苦笑着自嘲一声。

“既生安,何生襄。有陈长安在,我再如何振作,又能怎样?”

若是曹襄指向的对象是他人,群臣定然不屑一顾。

但是他说的,可是晋国的那位陈长安啊。

少年将军残兵大破匈奴。

以一万之兵破釜沉舟歼灭五万魏武卒。

六次西征打得秦国铁军不敢东进。

各国的君王和将军,哪个没有在陈长安手下吃过亏。

曹襄也算是一代雄主,不还是乖乖在陈长安的手下吃瘪。

众人,除了咒陈长安早点死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至于前些日子,从晋国首都玉京城里传来的情报。

说女帝姬倾澜以莫须有的罪名要诛杀陈长安,又赏金百两搜寻陈长安的信息,

并以万户侯为奖赏,悬赏陈长安的人头。

对于这个情报,诸国的国君自然是不信。

哪怕是头猪,也知道不能放跑了陈长安。

女帝通缉陈长安,说不定就是陈长安设下的计。

等到各国急吼吼的出征晋国,立刻就会发生,我陈长安又回来啦!的事情。

然后迎接各国的又是一阵惨败,不得不割地求饶。

想到这里,魏王曹襄就又联想到自己被陈长安戏耍的过往,郁闷的连灌了几口酒。

“报!”一名探子带着情报冲进宫廷之中。

“又是晋国的情报。”曹襄见状,苦笑一声。

晋国的情报他每天都看。

但越是看,就越是绝望。

一切的迹象,都表明晋国正在蒸蒸日上。

若是这样下去,魏国迟早被晋国吞并。

魏国先王留下的基业,怕是要败在他的手里了。

然而曹襄还是习惯性的看起了情报。

本以为今日看情报也会是徒劳无功。

没想到曹襄阅读完情报,又不敢置信的细细阅读了第二遍。

随后,他眼中似乎冒出了精光,原本佝偻的身子立刻坐直了起来。

群臣突然之间像是产生了幻觉,曹襄如此表现,仿佛曾经那个英明神武的魏王又回来了。

“晋国女帝姬倾澜要增发宝钞。不知道,我们魏国是否可以学习晋国那样增发宝钞啊?”曹襄摸了摸胡子笑道。

当初陈长安搞宝钞后,给晋国带来了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收益。

其他国君自然也是眼红至极,想要直接照抄。

魏王曹襄自然也不例外,当即下令在国内推行宝钞。

只不过,不知道为何,宝钞的推行总是遇到重重困难。

时至今日,也仅仅是在民间小范围流通。

至于作为主要货币,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晋国女帝想要增发宝钞,曹襄本能的感觉这行为有哪里不对劲。

但如果这背后是陈长安在指使,那么他就立刻表演变脸,直呼这背后定是有他看不懂的高明策略。

“大王,万万不可啊。”

刚刚还觉得魏王曹襄英明的群臣立刻冷汗都流下来了。

一人直接当场跪地,高呼“大王万万不可。”

“宝钞能够推行,完全是建立在晋国的国力之上。”

“增发宝钞本就是在透支国力。”

“宝钞的存在,本可以细水长流带来持续的收入。”

“而滥印宝钞,定然导致宝钞贬值,乃至变为废纸。这完全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啊。

魏国国力本就不强,若是也学着如此行事,那恐怕是在自取灭亡啊。”

魏王曹襄立刻了然,叹息道:“陈长安果然是大才。”

魏国在晋国的探子无数,自然知道陈长安曾经屡次禁止滥发宝钞的行为。

没想到,在10年前,陈长安就已经料到了会有今天。

然而很快,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女帝这么做,分明是在自毁长城啊。”

他曹襄做十件损害晋国的事情,竟然都不如晋国女帝的随手施为。

想到这里,曹襄忍不住要大笑起来。

不过很快,他就面色严肃起来。

“不过有今日此事,说明,陈长安恐怕真的已经离开了晋国。

若是陈长安还在,断然不会允许女帝如此肆意妄为。”

“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舍得赶走陈长安这种大才。”魏王曹襄忍不住唏嘘感慨起来。

就算是头猪,也知道不能放走陈长安。

但是奈何有些人,就是连猪都不如啊。

魏王曹襄干脆站起身,眼中似乎放出无穷的自信光芒,群臣这才确信,那个魏王真的回来了。

“宣,魏国有人能提供陈长安消息者,赏金千两,能做将陈长安带到朕面前的,封万户侯。

同时对外放出消息,若是陈长安愿意做寡人的谋士,寡人可让陈长安裂土封王!”

………………

同时,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同样得到了消息。

诸国的国君或是大笑,或是疑惑不解,或是眉头紧皱。

但是很快,同样的政令就从王宫之内传出,飞往各地。

意思都是“寡人求贤若渴,陈长安宝宝快来寡人这里,寡人这里待遇好,福利高。

而且寡人不像是晋国那个女帝那样小心眼。”

至于晋国的百姓,则是依旧对此无知无觉。

大部分人对女帝姬倾澜即将增发宝钞一事,并没有什么实感。

只觉得增发宝钞这事,跟自己这个升斗小民没什么关系。

就算说了两句,也会被反驳。

“这其中是柳相和陛下的意思。难道你觉得,你比柳相和当今圣上更会治国?”

反而大多数人最近正在称赞“女帝仁厚”。

陈长安走后,市井里的管控明显变松了。

随地吐痰大小便也不会受罚了。

打架斗殴也不会被拘禁起来。

只要不直接跟女帝作对,或者干脆犯事之后连忙骂两声陈长安。

那日子便是相当的好过。

最近市井街面上,青皮流氓也活跃了起来。

这些人口中最是称赞“女帝仁厚”。

至于一些老实做买卖的小商小贩。

面对市面上逐渐兴起的乱象。

还有女帝即将增发宝钞的传闻。

也就是捏着鼻子在忍,觉得顶多动荡一时。

而为了日子能过下去,嘴上也时不时的念两声“女帝仁厚”。

百官则是依旧在议论不休,只是女帝已经三日不上朝。

百官心中纵然有千般意见,也只能憋在心里。

各国国君对女帝即将增发宝钞一事的评价,群臣对此事的评价,还有百姓对此事的评价,全部汇总在一起。

最后全部摆在了女帝姬倾澜的面前。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