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两人终于来到了周家门口,可周宁又有些犹豫了。

他忽然想起自家二叔就住在隔壁,于是打算先去探探口风,印象中父母十分不待见他。

这一次周宁又拿了家里的钱私自出来,其实已经算是分家了。

这种事情在古代是任何一个父母都无法接受的。

二叔是一名铁匠,手艺很好,不仅在这临安府的外城小有名气,有时候就连内城的大户人家都上门定制一些铁器。

二叔家的铁匠坊就在他家门口,是用木板搭建的一个大棚子。

此时二叔和周宁的堂弟正紧密配合的捶打一柄长刀。

一般情况下除了官府的军械监外,民间的铁匠是不允许私自打造兵器的。

周宁走上前,微微躬身喊了一声叔父。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二叔头也不抬,手里的大锤也没有停下来,只是淡淡的说了两个字。

“没钱!”

周宁有些没听清楚,将头凑得近了些,又听到叔父斩钉截铁的一个字。

“滚”。

周宁心里苦笑,看来自己的名声的确很差。

往日自己不受亲戚待见也就算了,可这是自己亲叔叔啊。

只能无奈苦笑一声朝对方行了个礼,就朝自己家里走去。

结果还没进家门,就听见里面正在吵架,母亲独有的嗓音将一字一句清晰的传进周宁和乔可欣的耳中。

“周广校!你儿子就要参加秋闱了,这可是大事,可你竟然把咱家唯一的银钱交给那个败家儿子出去买宅子?你是不是疯了?”

“要是耽误了二郎高中举人,我立刻就一头撞死在墙上你信不!”

“你现在,马上去找那败家货,要是不把钱要回来,我.....我就不过了!”

“明天我就带着二郎回娘家,决不能让你们父子俩把二郎的前途毁了!”

“我滴个娘啊,我这是嫁了一个傻子啊,哇...呜呜。”

周氏越说越激动,最后无力地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随后就是周父的劝解声,结果这不劝还好,一劝算是翻了天了,周母的暴脾气上来那是啥也不管,不一会屋里就传出来“乒乒乓乓”摔盆砸锅的声音。

周宁一听这架势心里凉了半截,刚迈上台阶的脚也立刻收了回来。

心中无奈至极,只有报以苦笑。

他这是替前任背了锅了,不过自己现在占据了这具身体,也继承了记忆,那他就是周宁,周宁就是他。

所以该遭的罪那就得受着。

不过周宁毕竟是现代人思维,怎么说也不能这么憋屈。

不就是挣钱么,周宁决定,先不回去,挣不到钱就不回去了。

别的不说,他怕被打呀。

幸好之前的破屋子走得急没来得及退。

于是周宁就准备回去,可结果却听到乔可欣小腹传来了饥饿的响动。

他一拍脑门,忽然想起。

自己的媳妇可是几天都没吃顿饱饭了。

一想起原主的德行,周宁就想骂人。

被精虫上脑的憨货,你好歹也吃饱穿暖了再想着洞房吧。

乔可欣小脸微红,生怕周宁训斥,于是赶紧揉了揉自己的小腹,也不敢吭声。

前天刚搬进破房子里之后,她就因为说有些饿,被周宁狠狠地骂了一通。

自从老爷犯了大案家里被抄家之后,乔可欣就一直辗转被贩卖各地,吃得苦不计其数,有时候一连饿上三四天都是常事。

所以她现在有些自责,觉得自己是过了三年好日子,就忘了怎么吃苦了。

一边自责,乔可欣一边跟着周宁原路返回,可意外地却被人给拉住了。

“走,先不回去,去二叔家避避。”

周宁笑盈盈地看着瘦小的乔可欣心里有些怜惜。

说是避避,其实就是想蹭顿饭,无论如何先让小娇妻吃饱了再说其他。

还有最重要的看看能不能弄点做生意的本钱。

说到做生意,周宁已经想好了要干什么了。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的缘故,每家每户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取暖的问题。

所以他就准备把蜂窝煤给弄出来。

这个东西用不了多少成本,而且量大,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财富。

关键是自己现在是身无分文,没有本钱什么也做不成。

本想着回家借点钱来着,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要是真就这么回去,不被自己正在气头上的老娘砸死才怪。

乔可欣此时就如同纯真好骗的萌妹子,周宁说去哪,她就去哪。

二叔看到周宁折返,朝着自己走来,冷哼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锤子看也不看周宁,而是直接回了里屋。

发现二叔不搭理自己,周宁有些尴尬。

不过他也不是不谙世事的娃子,心知要想混的好,就要脸皮厚。

他先是带着可欣来到炉子边烤起了火。

感受到炉火的温暖,两人这才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正在周宁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一旁打铁的堂弟却率先开口。

“嘿嘿,哥儿~你带着嫂子去新房了?”

堂弟比周宁小两岁,可是这一身的腱子肉可比周宁壮实多了。

从小两人是一起长大的,只是后来二叔发现周宁这货越长越歪,就严令不许他跟周宁继续来往。

周子栋平日对败家子周宁也有些反感,不过他自己性子懦弱,对于大哥的胆大妄为其实内心是有些小羡慕小崇拜的。

而周宁终于见到一个给自己好脸色的人,紧锁的眉头也舒缓了许多。

很快就跟自己地堂弟聊了起来。

“诶,哥儿~。”

“能说说你是怎么说服大伯拿钱给你出去买宅子的么,要知道那些钱可是二哥准备给知府大人的束脩啊。”

因为周宁的二弟周敬安,本就是临安府的生员,所以按道理也算得上是知府大人的门生。

这作为门生给老师送些钱和生鲜熟食,是读书人自古以来的规矩。

不过周宁的父母不清楚的是,这种师生关系关系其实只是场面上的,官场里面的门道可是深了去了。

目前大周朝廷风气腐败不堪,别说你只是个名义上的门生,就连主考官往日同乡同窗之子这样的关系户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关照的。

更别说这里面还有家族派系等等牵扯。

所以这束脩送与不送,跟能否高中举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别人都送了,就你不送,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家么。

更别说本次秋闱的主考官正是知府宋河本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